联系电话:0566-5660655

欢迎光临池州七星墩文化研究会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车 夫
车 夫

萦绕记忆的曲线——品味《池州记忆》丛书《老地图》

发布时间:2022-04-06

家在池州,五十平米的小店位于白洋河东岸。我常对自己说,也对别人说:我生活在中国最大的村庄“杏花村”。给我博客好友铁凝留言;这儿有最美的花;杏花。或许,期望之景,美丽的杏花漫山遍野,十里长绵,古图雅绘难见,但这一切,都由心而在。

我曾幼稚地幻想,专绘一张世界各地来“杏花村”的地图,最直接明了,准确通达。无独有偶,《老地图》装帧设计者,青年美术家饶颐先生亲自送给我一本《池州记忆》丛书中的“娇子”《老地图》。这本书装帧精美,雅风款款,195页,页页老地图,篇篇古文化,图文并茂博大精深。尤其封面图案,正是我非常喜爱的清·康熙《杏花村志》卷首绘图。那夜,我独自灯下,徜详老图。

我翻开老图的第一页(秦鄣郡图),这是明·嘉靖池州府志中的绘图,着重介绍池州于那个历史时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分封制,按地域推行郡县制的具体实施。与其说是老地图,更重要的是由老地图而告知我们中国古代文化、池州府远古历史与不同时期的发展史、文明进程的里程碑。种种在老地图每张地图中,都以一种合理的链接方式出现。如: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弃官而隐,种菊于池州东流。如:尧帝与尧渡河,舜帝与舜帝山,包括司马迁《史记》中记载“舜耕历山,渔雷池”。 如:昭明书院。黄盖与秋浦旧址。杏花村十二古景。小杜行春。刘禹锡九华山歌,等等。《唐始立池州图》为唐初,国分十道,改郡为州。武德四年(621)始置池州。在后续宋、元、清的地图中都一一详细记载、绘图于池州的历史变迁和循进历史之中。

夜深人静处,我合上书,目光留停在老图上的封面上,似乎流动的是秋浦河,高高扬起的是杏花村飘逸酒香的酒肆红幡,还有九华山上庙宇前的旗杆。灯下,老地图银光熠熠的三字正楷风范,令人敬重。那时刻,我思维近乎定格,我想说;人类彰显文化的途径、力度及表现形式应该是多元的、立体的。我们的家乡;池州,以这样优质的人文品味,整体出新一种文化格调与美丽城市的文化品牌景观,伟大的构思与创举!无疑,池州的历史必须让我们清晰的记起,池州的文化必须让我们以心感受。人类两大文化遗产,池州历史文化都已涵盖其中。然而,与面的《老地图》不就是一种文化延续的强大牵引力量!不就是对池州文化于大环境中的梳理!

中国,最早的老地图由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的板刻实物地图,成图为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比西安碑林中的传世地图《华夷图》和《禹迹图》早1300多年。我们的《老地图》在成图上虽不如“板刻地图”高龄,但所属成图记事,以先秦为始、汉、唐、宋、元、明、清脉脉相连,气宇贯通。

《老地图》分五大部份组成:一、舆地图。二、城池图。三、署儒图。四、形势图。五、胜迹图。并通过五大部分对池州市所分布的每个县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归属(包括池州市)及城池、署儒、形势和名胜等方面的交待、集中归纳。

池州市委宣传部刘国庆部长,在《老地图》后记里这样写道:《论语·文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历史如同秋浦河水悠悠逝去,无一回返。《(池州)老地图》就是一种历史的怀想。

历史的怀想,让我们不断地去认识历史,学习历史,解读历史。历史的怀想又让我打开儿时记忆,曾屹立在家的菜园里,那块丈许青石立碑,满目苍桑,遒力无边的刀文:“文武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历史的刀痕刻入池州的历史,雕凿那段古老的历史记忆。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