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七星墩巧做媒
那一年,李白久居秋浦三年之久,红颜愁落尽,白发不能除。一天,有客从开封来,随身携带李白妻子转交给他的礼物。李白打开包裹一看,里面是妻子亲手做的“五色鱼”信封,撕开鱼腹,见腹中有块手绢,上绣一“锦”字,李白当即明白妻子的用意,顿时思妻心切,暗自念道:“妻似井底桃,开花向谁笑?吾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惭愧呀惭愧!我自入秋浦,三年家书少。”
李白抬头仰望天空,见一群燕子北飞,想到自己连只燕子都不如,心情自然更加沮丧。客从远方来,不亦悦乎,但贵客难留,第二天,李白亲自送客上路,行至牛头山黄湓河才彼此依依惜别。李白垂头丧气,正沿河漫步,忽见河对岸划过一只小船,上有一青年渔夫,也正唉声叹气。李白于是问道:“年轻人,你为何也闷闷不乐?”青年渔夫答道:“唉,说来话长,我本是九房朱人,过继给白沙河(今下清溪)七星墩的姑姑,见邻居家姑娘漂亮,就动了念头,让姑姑代为说媒,没想到,邻居嫌咱是个粗人,不肯把女儿下嫁,出了副对联难住了咱……”李白道:“这有何难!”青年道:“难道你能对出下联?你若对出,我拜你做干爹。”李白道:“万万使不得,你尽管说说看?”青年道:“上联是‘白沙白鸡鸣白昼’。”李白一听,就觉得很玄,思前想后,见一只黄犬朝自己狂吠,顿时来了灵感:“黄湓黄犬吠黄昏。”青年一听,转悲为喜,大叫:“妙、妙、妙。”青年遂行大礼,欲拜李白为干爹,李白大呼:“慢、慢、慢。”
话说这青年叫朱隆,从小生长在九房朱(原木闸乡),后过继给姑妈,人非常孝顺,唯独书读得不多。今日见有高人指点,遂将李白请回自己九房朱的家中,好酒款待。第二天拉着李白一道顺秋浦河而下,直奔平天湖,过一山,即是白沙河七星墩。原来七星墩居住着孙、叶、潘、王、汪等姓人家,朱隆家在虎形墩,隔壁是月形墩,月形墩居住着一钱姓人家,是本地一旺族,人称钱长老。钱长老是秀才出身,自己的女儿钱云也念过不少书,因此想选个有墨水的良婿。只可惜,这个山旮旯几年不见一个外地客,如何谈婚论嫁?其实朱隆还是个不错的人选,只不过钱长老想借机考考朱隆。朱隆上岸后直奔月形墩,钱长老知道来者不善,朱隆报出下联,钱长老就是不改口,还直嚷:“过了三日,自然对出也无效。我再出一下联,如何?”朱隆只好硬着头皮说:“行。”钱长老张口就来:“‘七仙女沐浴平天湖丢下七珍珠化成七星墩水长墩长拯救秋浦百姓’,朱隆,我给你一天时间,如若对上,小女许配你。”朱隆问道:“此话当真?”钱长老应道:“老不欺少。”朱隆返回虎形墩,向李白道出原委,李白思忖一会儿后脱口而出:“九头魔大闹蓬莱山穿越九重天变个九房珠天亮珠亮普照天下苍生。”朱隆大呼:“我这真是遇着高人了!敢问干爹您姓甚名啥,是何处高士?”李白也不答腔,只说自己是一落泊之人,谈不上高士,还是快去钱长老家交答案为是。朱隆于是备厚礼,翻过院墙赶到钱长老家交上答案,钱长老却不见他,朱隆急了,“不是说好的,我如今对上下联,钱长老不见我,莫不是翻悔不成。”终于钱长老晃晃悠悠慢慢腾腾地走出来,“我说朱隆,你小子定是请了高人指点,不然以你那点墨水如何还能对上对子?你快说是谁?”
“哪儿的话,我钱隆白天捕鱼,晚上点灯夜读,俗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朱隆,我是承诺过只要你对出下联,我就把女儿钱云许配给你,可我没有说何时嫁女,你要是当场对得另一副对联,我明天就为你们定亲,后天就嫁女,如若对不上,可别怪我不客气,如何?”
朱隆一听,心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但还是硬着头皮爽快地答应了。钱长老又开始“摆谱”道:“月坛有女嫁虎墩虎啸月月羞虎虎月同辉。”就在此时,钱长老家门口来了一个要饭的,伸手就问朱隆要银两,说什么“公子大福大喜,一定要给我一两银子,一定要给的,否则这门亲事你成不了。”朱隆被说蒙了,就说:“你稍等,我去去就来。”朱隆飞快地跑到虎形墩自己家中,将上联告知干爹,李白当即脱口对出下联。朱龙大喜,立即带了几两银子赶到月形墩钱长老家,将二两银子施予要饭的,并说:“托你吉言,事成之后,我还要好生感谢你。”然后当着钱长老及众人之面,对道:“龙王下令命云神龙卷云云舒龙龙云并驱。”钱长老一听拍手叫绝,“好、好、好,我明天就为你和小女定亲,后天将小女嫁过去,如何?”朱隆急忙行大礼:“女婿朱隆见过岳丈大人。”原来李白料事如神,知道钱长老会再出上联难倒朱隆的,于是就打发叫花子去闹事,朱隆才得以脱身,回来向李白问计。李白思妻心切,今成人之美,还做了干爹,当了一回地道的秋浦主人,真是天意巧合,被白沙河七星墩人传为佳话。朱隆后来搬家回九房朱,李白亦于当年秋日离开七星墩,临走时还把这段往事写成诗歌,寄给远在开封的妻子,他在诗中就把朱隆钱云小两口比喻成燕子:
霜凋楚关木,始知杀气严。
廖廖金天廓,婉婉绿红潜。
故燕别主人,双双语前檐。
三飞四回顾,欲去复相瞻。
岂不恋华屋?终然谢珠帘。
我不及此鸟,远兴岁已淹。
寄书道中叹,泪下不能緘。
(作者臧胜阳,手机:13329162211)